心理學家:壞人最容易盯上的「不是穿著暴露的女人」而是這2種:真正把自己暴露在危險中!
可壞人就是抓住了這份善良,一步步突破你的防線的。
比如說,有些人會先給你點小恩小惠,幫你指個路、提醒你一些事情,讓你覺得這個人挺好的,接著找理由跟你拉近距離,讓你放下警惕;
最後再找個貌似合理的借口,把你往偏僻的地方帶。
最後等你反應過來不對勁時,早就沒了求救的機會。
不要覺得這些套路簡單,但卻百試不爽。

美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專家加文·德·貝克爾在其著作《The Gift of Fear》,寫過集中壞人犯罪的套路,基本就與此類似,並且很多都得手了。
Advertisements
他在書里寫了個套路:路邊有男人跟你說「美女,天這麼晚了,我送你回家吧」。
姑娘一開始自然會說「不用了」,但是,他還接著說「沒事,順路,不繞遠」,然後進一步展開後續騙局。
很多幫忙,根本不是好心,而是在讓你接受他的人情,等你跟著去,就由不得你了。
還有一種心理拿捏就是「微小的批評」。
當你拒絕幫對方搬東西,對方說「你怎麼這麼愛計較啊,就順手幫個忙而已」。
你不想藉手機,對方說「你也太小心了吧,我又不是壞人」。
這些話聽起來是簡單的抱怨,其實是在操控你,讓你覺得「我是不是太過分了」,然後乖乖順著他的意思來。

之前看到個新聞,有個女生在超市買東西,有個阿姨過來跟她說:「姑娘,我眼睛不好,你幫我看看這個牛奶的保質期唄?」
Advertisements
女生覺得阿姨可憐,就幫了忙。
接著阿姨又說:「我買了太多東西拎不動,你能不能幫我送回小區?就在前面,我給你點水果當謝禮。」
女生本來想拒絕,可阿姨又說「你這麼年輕,力氣大,阿姨年紀大了實在拎不動」,她心一軟就答應了。
結果到了小區樓下,阿姨說「我鑰匙忘帶了,你跟我去物業拿一下吧」。
女生跟著走到物業旁邊的小巷子,突然衝出來個男人,把她的包搶走了。
原來阿姨和男人是同夥,從她幫著看保質期開始,就已經掉進了圈套。
所以真的別再覺得「拒絕別人不禮貌」了。
比起「沒面子」,你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。
有人讓你不舒服,就立刻說「不」;有人跟你套近乎套得太急,就趕緊躲開。
你的善良要帶點鋒芒,才不會被壞人利用。

受害者本來無罪
Advertisements
看到這裡,你應該明白了,壞人盯上誰,跟「穿得露不露」「長得好不好看」一點關係都沒有。
那些說「穿得少就是活該」的人,其實是把「受害者有罪論」當成了某種安全指南,覺得自己不那樣就沒問題。
可這根本保護不了任何人,就像堪薩斯大學展覽里的那些衣服,全是普通的日常穿搭,可穿這些衣服的女生,還是沒能躲過傷害。

其實,真正能保護你的,是清醒的判斷和敢說不的底氣。
首先,出門在外多留意環境,其次,遇到有人搭話別輕易相信。
最重要的是,別把「善良」和「順從」畫等號。
善良是好事,但善良不是「別人讓你做什麼,你就做什麼」;
順從也不是乖巧,那樣好說話,就是把自己的安全,親手交給了陌生人。
所以說,下次再有人說「你穿成這樣不安全」,別再懷疑自己,不是你穿得有問題,而是說這話的人,還沒搞懂壞人真正的目標是誰。
來源:sohu